top of page
我渴了潘凱玲
00:00 / 01:04

我渴了

潘凱玲

29/5/21 下午12:00

聽講道
文字回顧

我渴了 | 約翰福音 19:28


這事以後,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,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,就說:「我渴了。」 (約翰福音 19:28)

口渴,是飲水的起始點。不過,如果一個人沒有口渴的感覺,就算有人好心把一杯水遞到面前,最後都只會原封不動⋯⋯


#讓我們一起思想主耶穌的乾渴

人在臨終前留低的說話,往往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信息及最真實的訴求。然而,為了使舊約的預言應驗,於是耶穌在最後一刻說:「我渴了!」縱使耶穌肉身已經飽受煎熬,祂仍用盡最後一口氣,大聲呼喊:「成了!」然後,祂就如釋重負地宣告把自己的靈魂交到父的手裡。


這是耶穌勝利的吶喊,表明祂的死並不是出於力量的衰落,而是出於超乎力量的愛。十字架一般會令受刑者飽受漫長的痛苦、筋疲力竭而死,但耶穌仍撐到最後,用盡力氣大聲吶喊。祂的生命並非因十架的暴力而被奪去,而是用祂自己的能力,為我們主動擺上。耶穌主動將靈魂交給天父,是要告訴我們,十字架並不是祂的致命傷 — 基督是為我們的罪死於心碎(約19:34)。


#耶穌渴了

「我渴了」 — 成為耶穌宣告「成了」的關鍵一步。但那位擁有生命活水的主,何竟會說出:「我渴了」?


當我們將「我渴了」的意義過份注目於「為要應驗經上的話」時,或許會令我們忽略了耶穌。口渴是人在瀕臨死亡邊緣下,身體最自然的反應。所以,口渴肯定是耶穌當下最真實的感覺。耶穌的「渴」代表祂完全參與在人性當中,而祂的宣告除了表達出那一刻的真正需要,同時亦揭示了人性的現實 — 今日我們也身處在乾渴之中。


#你有意識到自己生命的乾渴嗎

口渴,往往為較容易被輕視的感覺。我們總是迷信用意志就能解決口渴問題的假象。然而,人對乾渴的敏銳度,卻與飲水量成正比。忙碌的生活確實令我們輕視靈性上的乾渴。我們往往比較重視眼前未完成的事,過於去嘗試作一些有意義、創新的事情。理性與行動固然很重要,但日復一日把情感和意思看為次要,就會失去創造主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— 想像和創造力。這些都是上帝在我們身上可以生出盼望的管道。


#從心靈乾渴到連結生命的救主

口渴是上帝為人設立的保命機制,為了引導人發現自己缺水的狀態,催迫我們採取行動。這份渴感就彷似人在墮落之時,上帝向我們拋出一個救生圈一樣 — 只要我們抓住這份渴感,就能連結那位「救生員」。當一個人積極地、重新對渴敏感,就可以重新得着那份充滿盼望的生命。


上帝能藉着一個人的渴感,讓人直接地感受到祂的真實,並得着福音和生命。或者,這是耶穌選擇說出「我渴了」的原因。因為只有發現內心的渴感,才能幫助我們迅速連結到生命的泉源。


#重新正視生命中的乾渴

綜合四福音的記載,我們可以發現耶穌在十字架上至少有兩次喝水的機會。耶穌拒絕了第一次機會(太27:34),原因不是怕苦及逃避,反而是為了保持清醒,以最充分的方式及觀感去喝下天父對罪的憤怒之杯。從耶穌回應這份對渴的選擇,我們可以看出祂是帶着一份面向天國的目標。這份渴不只是來自祂身體上的需要,還有對我們這班乾渴的人的一份渴想。


耶穌說:「我渴了。」其實是一份邀請 — 讓我們去分嚐祂對天父、對世人的渴想,成就對天國的渴求。就如祂將自己當下的渴與痛苦,以直接而強烈的身份代入,與人的飢渴痛苦直接連結在一起(太27:35-40)。


#讓口渴成就每一個見證天國的行動

渴,能成就一件又一件新事。耶穌基督為一切生命飢渴者留下了一個「我渴了」的印記,以致我們這班被贖回的人可以認出祂,用行動回應祂、渴求祂,並服侍祂所愛的人。回應及參與耶穌的「渴」,正正是參與天國的事情。「我渴了」這句話不單啟示了我們最真實的處境,更是耶穌向每一個跟隨祂的人所發出的邀請。因着上帝對世人的那份渴,為我們帶來了十架的救贖,而我們又是否願意重尋耶穌對世人、對蒼生的渴感,以及參與天國的渴想,為那些「可見的耶穌」帶來一杯涼水呢?


#流堂 #flowchurch #講道回顧

#你口渴嗎 #神給你的是哪種渴

#身在渴中不知渴

#仍然要相信這裡會有希望

#你有幾耐冇再為神發夢 #BeCreative

#耶穌係為我哋而渴

#耶穌要請我哋飲水

#你願意接受邀請嗎

#請把這水賜給我

#誠邀你一齊做新事

#God_will_make_a_way

#為身邊人帶來一杯涼水

#內容太豐富請自行上Youtube翻睇

bottom of page